![The_Artist_poster The_Artist_poster](https://imageproxy.pixnet.cc/imgproxy?url=https://pic.pimg.tw/lotteyang/1392369566-3036289540_m.jpg)
導演: 米歇爾阿威納維奇 (Michel Hazanavicius)
編劇: 米歇爾阿威納維奇
演員: 尚杜賈丹(Jean Dujardin)、貝芮妮絲貝喬(Berenice Bejo)、約翰古德曼、麥爾坎麥道威爾
片長:100分
台灣上映日期:2012/02/24
2012年第84屆奧斯卡最大贏家,獲得5項大獎,包括最佳影片、最佳男主角、最佳導演、最佳原創音樂、最佳服裝設計。
~~適合能欣賞老電影節奏、黑白片趣味,或是喜好舞台劇、音樂劇表演方式的你~~
特地跑去電影院看這部電影,原因有二,第一是好奇,我從沒看過默片,這種復古的影音呈現手法對我來說很新鮮;第二是為了讓自己專心欣賞,因為以往在第四台轉到老電影,往往看了一會兒便因不習慣那種古早味節奏和較差的畫質而轉台,所以,這回打算在電影院專心地體會一下!
看完的感想是,這部電影真的很特別,說是藝術片又不太對,因為他的劇情其實不太深刻,有點通俗,說是娛樂片嘛,男女主角的際遇轉折又陽春了些。個人覺得較適合用觀賞歌舞劇或舞台劇的角度去看,簡單的故事,有限制的呈現方式,如何讓演員們用表情和肢體動作去牽動觀眾情緒,才是他強調的重點。
我覺得這部電影有兩大精彩和兩小敗筆。精彩的是男主角超有魅力的演出,和無聲與有聲電影一些對比的小巧思。小敗筆則是,女主角有點兒不夠漂亮,以及劇情後半轉折少,中間男主角落魄失意的劇情演得有點太久,感覺有點拖戲。
首先,不得不說男主角演技真的十分之棒,扮相帥 (讓我想到亂世佳人裡的白瑞德)、表情帥,舉手投足更帥,盡是舞台劇演員的魅力,尤其踢踏舞真是跳得好好看,帥到破表!可惜只有片頭片尾來上一小段,真不過癮。
![jean-dujardin-as-george-valentin-in-the-artist jean-dujardin-as-george-valentin-in-the-artist](https://imageproxy.pixnet.cc/imgproxy?url=https://pic.pimg.tw/lotteyang/1392369603-3906819793.jpg)
![jean_dujardin_the_artist jean_dujardin_the_artist](https://imageproxy.pixnet.cc/imgproxy?url=https://pic.pimg.tw/lotteyang/1392369644-1337296838.jpg)
![](https://imageproxy.pixnet.cc/imgproxy?url=https://s.pixfs.net/f.pixnet.net/images/emotions/heart.gif)
![13279040316635201201301411534_06084 13279040316635201201301411534_06084](https://imageproxy.pixnet.cc/imgproxy?url=https://pic.pimg.tw/lotteyang/1392369661-890136851.jpg)
但女主角我個人有點不欣賞,一方面她的臉孔我覺得不夠漂亮,尤其是嘴巴那邊,說難聽些還有點村姑味(sorry!) 這部電影並不是劇情寫實片,而是講電影明星的故事,所以我覺得女主角美不美真的很重要~~另一方面,她的肢體動作真的滿誇張的,也不曉得是導演要求她用這種演法去詮釋古早味女演員,還是她本人的演技問題,手跟身體一直晃來晃去,再配上她的小村姑臉,我不但沒有感受到劇中新生代女星應有的俏皮、淘氣、甜美,反而還覺得有點兒三八-_-,不能理解劇中的她為何後來會爆紅?? 還是說真的黑白片時代的紅星,就是這個氣質,只是我們年輕一輩的不懂??
我沒有冤枉她吧??說她略帶村姑味,絕不是長相,是表情、肢體、演技的關係!!
其實女主角有幾場愛戀男主角的哭戲,安安靜靜的還算演得還不錯,也很感人,但是其他的肢體動作真的是有點over。相較之下,男主角動作還是很沉穩,只是偶爾加一些帥氣的小動作和自然豐富的表情,照樣一整個hold住場面啊!
對了,狗狗也是這片的賣點,不過我沒有特別鍾愛小動物,在此忽略。
接下來講一些跟劇情有關的感想。(微雷。如不想事先知道太多劇情,請跳過)
這片一開始就呈現了默片運作的方式,必需看圖說故事,只有重要的對話才會打出字卡(這表示古早的編劇也是很輕鬆的,不需要在對白字詞上下功夫),而過場配樂就如disney幻想曲一般,扮演極為重要的氣氛轉換角色。電影中有幾個小橋段設計很巧妙,呈現默片和有聲電影的對比,當男主角在夢中時,電影突然改變作風,停掉美妙的古典配樂,收錄現場物件的聲音,那種由靜到吵鬧的感覺真的很妙,片尾也再作了一次這種配音方式,讓人從音樂與舞台劇的世界,回到嘈雜的現實。
電影中還有一些有趣的雙關語,如男主角的老婆對他說:why do you refuse to talk(to me)?彷彿也在說男主角為何抗拒有聲電影。 還有片尾的一聲Bang!更是利用字卡大大開了一個玩笑另外有一幕場景,男女主角在樓梯上相遇,之後男主角下樓,女主角上樓,更是明顯的暗示了他倆的事業的際遇,相當好玩。
不過,女主角是靠「有聲電影」竄紅,但是女主角的戲中電影卻沒有加入配音,有點可惜。此外,男主角為何那麼排斥演出有聲電影,也應該稍作交待, 因這是他後來一蹶不振的主因。片名The Artist是男主角對自己的期許,要成為藝術家而非受人操控的人偶,但從劇情中實在沒有感受到男主角對電影有這麼多的熱情,還是雨果的冒險中那位梅里葉老伯伯的電影魂比較感人。整體而言,這部電影影音技巧很出色,但劇情故事則略遜一籌。
最後,我的感想是,默片的世界總是洋溢著音樂,略去了環境音的干擾,戲劇化效果較強,也比較優美,但會給人一種不切實際的感覺,就如同男主角的堅持一般。但是,當我們偶爾想做做復古夢時,黑白電影又可以提供這樣的撫慰,短暫帶我們進入一個回不去的年代。